得了肠癌,粪便会有什么信号?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肠癌一般指结肠癌和直肠癌。我们所说的做肠镜,也是指看直肠和结肠,做肠镜小肠是看不到的。我们每天所排出的粪便,可以反应一定的胃肠道功能和器质性病变,比如粪便的性状改变、排便次数等等。但是很可惜,很多肠癌早期粪便很多都没有任何异常。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重视粪便的改变,发现粪便颜色、形态和性质异常,要及时就医。
前两天看写了一份结肠癌的片子,可惜的是已经引起了很严重的并发症,肠梗阻了才来就诊。患者,男71岁,停止排便排气5天(肠梗阻典型症状),做了CT发现结肠癌。肠癌越来越大,正常的管腔被堵着了,那么粪便或者被消化的食物,就过不去。肠道内的气体过不去,表现为没有放屁,就是没有排气,粪便过不去,就是没有排便。肠梗阻典型的症状就是停止排便排气。
上图为71岁老人家,因停止排便排气就诊,发现肠癌伴肠梗阻。
老人家,好几天不排便,不放屁,并且有腹痛的症状时,这个要及时就医,有可能是肠梗阻,老人们引起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肠癌。
得了肠癌,粪便会有什么提示?
1.大便性状改变
以前没有便秘腹泻的,最近出现了这些症状,要警惕。因为随着肿瘤的长大,肠腔变窄,就会出现便秘,或者大便变细的改变。肿瘤刺激管壁,会出现腹泻的症状。
2.血便
血便是大肠癌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发现的症状,癌症长出来,表面破溃出血,跟粪便混合在一起,表现了血便,如果早期就出现了血便,那么很幸运,可以发现早期的肠癌。但是有些癌症出血量少或者不出血时,就很难发现早期的肠癌,很多都是长大了侵犯周围组织出现症状才被发现,可惜这时候已经是中晚期。肠癌很容易出现肝脏转移。
以上两个是发现早期大肠癌最重要的两个症状,平时大便时,要注意观察下自己粪便,但是现在很多都是坐厕,一冲就没,没机会也没多少人特意去留意自己的粪便。回眸一看,或许就是你生命的转折点。
另外还有重视自己体重的变化,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体重下降,比如半年体重下降了10公斤,要注意癌症可能。
要发现早期肠癌,还得做肠镜。
以上症状时,已经是很晚期的肠癌。要想早期发现肠癌,必须得做肠镜。早期发现的肠癌,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大多数能治愈。有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家族史的朋友,更加要体检肠镜筛查肠癌。第一次没问题,可以三到五年再做一次。有肠息肉的,建议尽早切除,并且要随诊。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
每年退休人员体检季,总能发现一批癌症患者,其中比较多见的就是肺癌和肠癌。在常规体检项目中,包含有胸片和大便常规检查,而肺癌和结肠癌正是通过这两个检查能发现蛛丝马迹。去年,有个朋友的父亲就是体检中发现大便隐血阳性,然后进一步做肠镜检查发现是结肠癌。

得了肠癌,粪便是会发出一些信号的,提示肠道出现问题。
1.便血 便血是肠癌最早期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结直肠癌大部分病人都会合并有便血,尤其是直肠癌更多见,在早期可能就只是少量的血便,这个血的颜色可能比较深,呈铁锈色或者暗红色,位置较高的肠癌血便可能是酱油色的黑便,这种便血经常会伴有大便里面有粘液,有果冻样的物质。有些病人属于极少量出血,外观无法发现,而做大便隐血试验可以出现阳性。肠癌便血会反复出现,甚至逐渐加重。

2.大便次数变化 肠癌患者的排便次数可能会增多,比如过去1-2天解1次,或者是每天排1次,现在改成1天多次,而且大便稀,不成形。也有些病人是排便次数减少,出现便秘,或者是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3.大便形状改变 由于肿瘤存在,局部肠腔狭窄,会出现大便变细,或者大便变扁,或者大便有局部沟槽现象。随着肿瘤增大,大便会出现变形,进一步变细,甚至出现肠梗阻而无法排便排气。

除了粪便改变之外,直肠癌患者会有屎前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等,当肿瘤表面破溃继发感染时大便表面带有粘稠物以及血样,严重时会出现脓便血,肿瘤增大可使肠管狭窄。病人会有腹痛、腹胀感,比较消瘦的病人,如果肠道肿瘤较大,腹部能扪及包块。
直肠癌与痔疮有时会容易混淆,当发生便血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进行肛门指检。结肠癌由于位置比较高,有时候症状相对不明显,一旦出现粪便异常,要尽快做肠镜检查,肠镜及肠镜下去活检进行病理诊断是肠癌确诊的金标准。对于50岁以上的人,在没有肠炎、痔疮的情况下,如果查大便隐血阳性,要提高警惕。

肠癌高危人群:1.有肿瘤家族史或者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家族史;2.患有慢性炎性肠病的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3.家族里有家族性腺瘤息肉样病的人;4.结直肠腺瘤患者;5.盆腔接受过放射线治疗者;6.35岁以上,肥胖、长期久坐不动、喜肉食而不吃蔬菜水果及生活起居不规律的人。对于肠癌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进行肠癌筛查,筛查方法主要是进行肠镜检查。
#真相来了#
这里说的肠癌,大家一定注意了,基本上指的都是大肠癌,因为小肠癌非常罕见。但是同样是大肠癌,症状其实大家听起来也会有很多的不同,这最主要的的原因是大肠癌也不是特指的某一种癌症。
事实上,大肠癌是结肠癌与直肠癌的统称,而不同的大肠癌,粪便给出的信号是不一样的。
那么,得了肠癌,粪便会有什么信号呢?
一、直肠癌
大家先来看看我们的直肠在人体中具体的解剖位置
如图可见:直肠是位于我们大肠的最末段,与肛门直接相连的位置,临床上把直肠分为上、中、下三段,距离肛缘7cm以内为下段,7-10cm为中段,>10cm以上为上段。但是80%的直肠癌都发生于中下段,及距离肛缘10cm以内。所以,如果我们医生怀疑病人是直肠癌的话,都会要求进行肛门指检。
而直肠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因此一旦它发生癌变以后,粪便通常会变细,而且大便次数会增多,常伴有里急后重,粪便一侧可能会有明显的鲜红血迹及黏液。当然,如果你的直肠癌还侵犯了你的骶丛神经,还会表现为剧烈疼痛。
二、结肠癌
同样,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结肠长什么样子的。
如图可见:结肠是我们人体消化道的终末端部分,与其下面的直肠共同组成我们常说的大肠。而结肠本身又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5 个部分。
注意:这每个部分都可能发生癌症,而且结肠属于空腔器官,结肠壁有 4 层,由内到外分别是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在结肠的周围还有一些淋巴结,因此结肠一旦发生癌变,早期症状其实特别不典型,甚至可能是毫无征兆的。
但我们临床上,不会把结肠癌分为升结肠癌、降结肠癌等等这些,而是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即分为右侧结肠癌和左侧结肠癌。
而同样的,不同位置的结肠癌,大便性状等表现是完全不一样。
- 右侧结肠癌的病人,通常会有明显的大便习惯的改变,比如以前是早上上厕所的或者一天一次的,突然这就大便时间不规律,一会中午,一会晚上的,而且可能今天没有,明天两次的等等,这些都是大便习惯改变;如果是还出现血便,通常这里面的血和便是混合的,呈红褐色。右侧结肠癌与左侧结肠癌最大的不同就是大便一般不成型,而且很少会出现肠梗阻;
- 左侧结肠癌则不一样,往往以腹痛和肠梗阻为主,出现的血便是不与粪便混合的,有时候还可以看到粪便一侧有凹槽。
所以,同样都是大肠癌,不同的人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粪便信号,细心观察非常关键,上完厕所后不要立马冲水,多看一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想早期发现早期大肠癌,看症状是不行的,最好的方式仍然是做全结肠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不管有没有肠道不适、粪便异常,都建议必须做一次肠镜检查。
其实在临床上确实有很多朋友会问一些与肿瘤相关的问题,虽然我是一名心内科医生,但是对这方面的知识确实是认真学习过,肿瘤相关的知识,无论是病理学还是外科学,还是影像学,都是要重点讲授的内容,而且实习的时候,也确实到肿瘤科实习过,所以,我相信我的回答会让我的患者受益,也一定对手机前的您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会对肿瘤专业的知识有所涉及。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肠道的解剖,其实,肠道可以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包括了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又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空肠和回肠,而大肠包括了盲肠、阑尾、结肠(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这是我们肠道的大致解剖。这其中,容易发生癌变的地方主要是在结肠和直肠。
那么如果肠道发生了癌变,在粪便上有什么表现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便中带血或者出现黑便,有时候出血量比较少,肉眼不能发现粪便颜色的异常,但是做大便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潜血试验是阳性的。
2. 大便形态有可能改变,比如说变细,这是大家可以理解的,肿瘤长在了肠腔里,越长越大,肠腔变细,所以粪便也会变细。
3. 大便次数的变化,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
4.但是确实有一部分肠道肿瘤患者,在粪便上是没有什么明显变化的,尤其在肿瘤体积比较小的的时候,希望大家知晓。
5. 除了粪便的变化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全身的变化,如乏力、体重减轻、腹部肿块等等。
无论如何,我们要对我们的大便引起注意,对我们的肠道负责,对我们的健康负责。必要的时候去肛肠外科门诊就诊,或者有时候借助于影像学检查或者肠镜等。
你好,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肠癌一般指的是大肠癌,因为小肠癌罕见,大肠癌发病率极高,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得了肠癌,粪便中可能会存在以下的信号:
(1)大便带血或者黑便
这是最常见的信号,肿瘤组织比较脆弱,大便通过的时候,会造成癌细胞损伤,小血管破裂出血。如果肿瘤比较靠近肛门,可表现为便鲜血,如果肿瘤距离肛门比较远,出血比较少,可变现为黑色的柏油样的大便,出血量极少的情况下,肉眼无法看出来是否有出血,需要做一个大便的化验,如果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说明有少量的出血,应该进一步的做肠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以及出血的原因。
(2)大便变细
随着肿瘤不断地往肠腔生长,可造成肠道狭窄,导致排便困难,大便变细。如果一个中年男性,突然出现大便变细,排便费劲,便秘等情况,一定要小心大肠癌的可能,需要尽早去医院做检查,明确诊断。
(3)腹泻
大肠癌的患者,还可以表现为腹泻,由于肠道肿瘤对大肠的刺激,可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可引起大便次数增多,腹泻,腹痛等情况,还可以出现腹泻与便秘相交替表现,40岁以上的男性,如果无缘无故的出现腹泻或者便秘,需要警惕肠癌的可能。
(4)大便中存在肿瘤DNA
肠道肿瘤的患者,癌细胞会不断地发生脱落,在大便中会发现一些肿瘤特异性的DNA片段,利用高科技的检测技术,可以在肿瘤的极早期诊断癌症,而且无创,不需要像做肠镜那样。目前已经有过个实验室在开展类似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化验大便来早期诊断癌症,不用做肠镜那么痛苦。
肠道分为大肠、小肠,小肠又分为空肠、回肠和十二指肠,大肠又包括直肠、结肠,小肠主要是负责营养的吸收,大便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结肠直肠。并且小肠的癌症比较少见,占不到所有肠道癌症的3%,一般也不会有大便的异常。下图是肠腺癌的CT图像:
1、结肠癌:一般会出现大便习惯突然间的改变。大便习惯,包括每日排便的时间、大便的次数、大便的性状等,正常大便是一日一次,色黄质软,无不消化的食物。结肠癌大便会突然间间出现改变,例如由正常的大便出现便秘,大便质硬,色暗,多日一次,或者数日不行。或者由正常大便变为大便质稀不成形,色浅,一日数次。这些都是大便的改变,结肠癌除了出现大便突然间的改变外,还会伴有腹部胀满疼痛,大便可能带有血液或者脓液。
2、直肠癌:也是会出现大便习惯的异常改变,除了跟结肠癌一样的变化外,直肠癌的大便一般会随着肿瘤的增长而越来越细,因为直肠是粪便的最后一个通道,如果肿块压迫了肠道通道,会使得粪便形状变扁,变细,同时大便无论是否软硬都会带血,或者脓液,大便时肛门会有一种重坠的感觉。晚期的话,肿瘤阻塞肠道,则可能出现排便梗阻。肿瘤侵犯到周围的器官组织如膀胱、尿道等,还会出现小便的改变,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图是直肠癌的PETCT图像:
大便异常只是直肠癌、结肠癌等癌症的一个表现,并不能完全通过这一个症状判断癌症,还是要结合其他的症状以及临床相关检查的,如果大便形状持续改变,或者便血,排便次数短期增加明显,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粪便的变化的确能反应出大肠癌的重要信息。
一、大便形状的改变
尤其是直肠癌患者,因为距离肛门较近 ,大便在形成的末段,由于受到了直肠肿瘤的影响,有可能出现大便的形状改变,比如:大便变细,大便不成形等。
二、排便习惯的改变
普通人可能大便每日一次,或大便每两日一次,一般都会比较规律,当结直肠发生癌变时,由于肠道受到刺激,会使大便排出受到影响,可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因为肿瘤堵塞,大便排出不畅,甚至是大便不通,形成梗阻。
三、大便便质的改变
不管是结肠癌还是直肠癌,都有可能出现大便的便质变化,可以出现大便稀薄、脓血便,大便带血,或出血等。
四、伴随症状
除了大便的改变以外,由于肿瘤的刺激,或瘤体逐渐增大,结肠癌患者可以伴随出现腹部可以移动的包块,或伴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有慢性出血的患者,还会伴有贫血,表现为乏力、颜面口唇苍白等 。
总之,大肠癌因为排便习惯的改变或出血等,部分可以早期发现 ,但需要与痔疮相鉴别。
食物在胃肠道内被消化、吸收之后,剩下的残渣再加上一些细菌、水份就形成了大便,既然是来自肠道的便便,那么肯定就会反应出肠道的疾病,那么得了“肠癌”,粪便会有什么“信号”呢?
“肠癌”这样的描述还不太准确,肠道里容易发生癌变的,通常是结肠和直肠,小肠几乎不会发生癌变,所以通常是指结肠癌和直肠癌。
令人失望的是大部分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在早期的时候,粪便并不会表现出什么“信号”,而大便的改变却又会在很多疾病上出现,如炎症性肠病、痔疮以及各种肠炎等,因此,粪便的改变并不是大肠癌的特征性改变,大家一旦出现症状,应当赶紧就医,查明原因,明确诊断,不要耽误病情!
那么什么样的粪便可能是结直肠癌的“信号”呢?

一.有血或变黑的便便,正常的大便一般是黄色,如果肠腔里发生疾病导致胃肠道粘膜受损,甚至是长了肿瘤,食物残渣在通过这些地方的时候,会物理性的刺激,引起该部位出血,病变位置靠近上消化道,就会表现为黑便,如胃、十二直肠溃疡;病变位置靠近肛门就会表现为便血,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肿瘤;而痔疮、肛裂等疾病则会表现为便后滴血;
二.排便便的习惯改变,肿瘤的生长往往会刺激肠道,导致长期的腹泻、便秘,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对于平时大便习惯正常,突然出现的大便习惯改变的患者,要引起重视,特别是50岁以上,因为年龄本身就是大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形状改变的便便,当肿瘤向肠腔生长时,大便表面会带有切迹,就像用异物在便便上划了一个道道;而当肿瘤继续生长,堵塞肠腔之后,大便就会变细,甚至是拍不出来大便,如果同时也不排气(放屁),说明发生了肠梗阻,应马上就医;
四、有粘液便便,出现粘液便就代表着肠道有炎症,可以由克隆恩、溃结等疾病导致,也可以由肿瘤引起,不管哪一种疾病引起的粘液便便,都必须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针对性治疗。
结、直肠癌的便便改变就是上诉那些了,对于出现症状的患者最好能够做个肠镜,明确病情,对于50岁以上人群,你们更是要高度关注自己便便的健康!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点个赞或者关注都是极大的鼓励!
肠癌,即大肠癌,又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2015年中国大肠癌发病率占全球24.3%。
大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略,而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血、便秘等,常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常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以便血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肛门有下坠感,排便不尽感,晚期有下腹痛。
肠腔狭窄症状:肿瘤侵犯至肠腔狭窄,初时大便变细,当造成肠管部分梗阻后,有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等不全肠梗阻表现,腹痛多见于右侧结直肠癌,表现为右腹钝痛,可出现餐后腹痛,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腹痛加重。
癌肿破溃感染症状:大便表面带血及黏液,甚至脓血便。
右侧结直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和腹部包块为主,而左侧结直肠癌以便血、腹泻、便秘和肠梗阻等症状为主。
粪便潜血试验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筛查或早期诊断的线索。
凡是遇到病人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行直肠指诊。
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别忘记点个赞哦,转发出去,帮助更多的人。
推广医学科普,剖析医患关系,讲述医患故事,请大家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麻醉超人钢铁侠。
肠癌是和日常饮食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由于肠癌早期症状和一般胃肠疾病很相似而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所以大部分肠癌患者确诊时可能已经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肠癌的早发现和早治疗是抓住治疗时机并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其中日常观察大便的形态是发现肠癌的最直接方式!
平时摄入的食物在胃部初步消化后会进入肠道并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分解,最终食物会以大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当大便有四个异常表现的时候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去医院排查是否有肠癌的问题。
首先,排便习惯是否改变?
肠癌很容易扰乱肠道消化功能并改变人类的排便习惯,比如原来一天排便一次变成一天排便多次,又或者有腹泻和便秘交替进行的症状,这个时候需要提高警惕并及时排查有无肠癌问题。
其次,大便形态是否改变?
正常的大便为棕黄色且软硬适中,多半会呈香肠或者香蕉的形状,但是如果近期排出的大便变细或者不成形则要怀疑有肠癌的问题,因为肿瘤不断变大很容易使肠道变得狭窄并影响大便的正常排出。
然后,大便是否有血?
除了消化道出血以及痔疮等问题会引发便血问题以外,肠癌也会有便血的情况,并且血液多为暗红色,不及时纠正便血症状很容易使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
最后,大便是否发黑或有粘液?
一般吃了铁剂药物或者近期禁食了猪肝都会导致大便发黑,如果排除了饮食和药物等因素则需要怀疑有肠癌的问题,特别是发生在结肠、直肠以及肛门口的肿瘤很容易使大便带有粘液并引发黑便的问题,少数患者也会排出白色的大便。
现代人不重视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且没有健康意识,出现严重的腹痛或便血的症状时已经到了肠癌中晚期阶段,此时无法手术且治愈率不高,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好肠癌的筛查以及预防工作。
一、注意饮食
现代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提高肠癌患病率的主要原因,生活中暴饮暴食容易使食物消化不充分并加重肠道负担,另外肥腻辛辣等不健康的食物也会损伤肠道并降低肠道的抵抗能力,为了预防肠癌我们应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瓜果蔬菜,避免大便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则可以远离肠癌问题。
二、积极参加运动
日常生活不宜久坐不动而应该积极的参加户外的运动,通过运动可以燃烧多余的脂肪并促进胃肠的正向蠕动,能够避免大便长时间的停留在肠道,同时也可以加速体内废物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显著的降低肠癌的发病率。
三、戒掉不良习惯
健康且规律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肠癌的关键,要及时的戒掉吸烟喝酒的坏习惯,并且在有便意的时候要及时的排空大便,避免肠道重吸收大便的毒素和有害物质。
四、定期检查
近期排便异常或者有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下直肠指检、粪便隐血试验以及肠镜等筛查检查,通过临床检查可以及时排查或确诊肠道肿瘤的大小以及浸润程度等。
参考文献:
1.《多吃蔬菜预防结肠癌添新证》,中国食品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年08期.
2.梁磊,《肠癌高危人群如何预防?》,健康时报,2017-04-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e.cn/question/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