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宝宝安全用药,有哪些原则要遵守?

儿童用药安全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有调查显示,每年全球有上千万5 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死于用药不当。在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达到12.9%,有七成家庭存在自我用药不当问题。那么,作为家长,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1切莫自行给孩子服药
在儿童所患疾病当中,呼吸系统疾病位居儿童疾病谱首位。如感冒、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较为常见。有无细菌感染,很难判断。家长不要私自给宝宝服用抗生素,以免发生过敏反应或出现细菌耐药。有时家中可能备有一些成人药品,孩子患病时,家长莫要将成人药用于儿童。因为有些成人药对于儿童有禁忌。比如,氟哌酸(诺氟沙星)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常用药,但孩子应用后可能会影响骨骼发育,故18岁以下患者禁用。再有,家长带孩子就医时,切莫要求医师主动输液或自行点药。输液时药物经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其中的微粒可造成血管栓塞和静脉炎等,毒性反应出现最快,程度也可能最严重,在所有给药途径当中,静脉途径导致的死亡率总是高居首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倡导“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2尽量选择适于儿童的剂型,精简药物品种,提高用药依从性
目前,儿童药物剂型较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项统计表明,我国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记得药师在调配处方时,有时告诉患者服用3/5片,面临家长提出如何准确分割药品的尴尬场景。这种不适宜儿童的剂型就会造成难以保证药量准确,儿童无法用完整个疗程。《中国药典》制剂通则所列出的剂型中,适合儿童使用的注射剂、栓剂、酊剂、颗粒剂、干混悬剂、口服溶液、软膏剂、喷雾剂、洗剂。有条件的尽量选择这些剂型,以提高用药依从性。
“刘药师话用药”,点击右上方关注,更多合理用药知识与您分享!
再有,有时医师给宝宝开的药物比较多,既有中药,也有西药。并且每种药物每天需要服用3次,这就造成孩子服药困难。在药物选择上,尽量选择给药方便(比如一日一次给药的阿奇霉素要优于一日三次给药的红霉素)、疗效较好的主要治疗药物,避免应用过多辅助用药。
3避免重复用药
有时,在家长给宝宝用药后,觉得效果不好,有补用另一种药物,甚至同时给孩子服用两种或多种相同成分或同类成分的药物,从而导致药物过量出现中毒反应。在抗感冒药的应用中,最容易发生重复用药。比如,同时给孩子服用泰诺感冒糖浆(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和百服咛(对乙酰氨基酚滴剂),两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4宝宝用药后,注意监测有无不良反应
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全,用药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注意孩子用药后有无异常,比如皮肤是否出现皮疹、呕吐、腹痛、腹泻、精神有无异常(哭闹)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尽快就医。
5注意药品的正确贮存,避免应用过期药
药品的有效期是在一定贮存条件下保证药品质量的期限。一旦环境改变,药品的有效期可能会缩短。比如眼药水打开后一般最多应用4周,一些口服液或糖浆开封后有效期就不能是1年或两年,很可能2个月就会发霉变质。
6家长在给宝宝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医师处方和患者用药参考的重要依据。家长正确阅读说明书,可以减少用药错误。
7在给宝宝用药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总之,儿童用药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提高安全用药意识,避免儿童出现药害事件的发生。
“刘药师话用药”关注百姓用药安全,欢迎大家探讨关心的合理用药问题。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用药方式而入院,若吃药方式不对的话甚至可能丢掉宝贵的生命,因此,安全用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安全用药的原则有哪些?
1、不能乱用激素类外用药
生活中常见的激素类外用药有油剂糊剂,还有软膏剂和乳剂。正常情况下每天使用1~2次。若皮损范围大的话,需选择激素浓度低的药物。此外如果长时间用激素类外用药的话,需两天用药一次。
2、谨慎使用哮喘吸入剂
哮喘吸入剂属于急救药物,不能长期滥用,可能会让身体形成抗药性。用药后立即用清水漱口,这样能减轻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3、月经期间谨慎用药
月经期是女性特殊时间段,此阶段不能滥用抗凝血药物、活血化瘀药物以及泻药等。若使用不当的话,轻者导致月经量增多或延长月经期,严重的话可能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

4、止咳药一次不能超过60毫升
在止咳药水中含有可奈因和麻黄碱等成分。若一次性喝60毫升以上,会让人们变得异常兴奋和烦躁不安。若不慎大量服用的话会产生幻觉或快感,甚至对药物上瘾。
5、不能长期用滴鼻液
很多有鼻炎或感冒鼻塞的人喜欢用滴鼻液,确实能快速缓解鼻塞问题。但滴鼻液具有收缩血管的功能,长期滥用的话会让鼻腔黏膜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引起局部黏膜组织增生,从而诱发药物性鼻炎。
6、不能乱用止痛药
身体一疼痛很多人会滥用止痛药物,确实能快速止痛,但会掩盖病情或产生心理上的依赖。若身体轻微疼痛,服用止痛药三天后仍然没有任何效果,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应检查。

7、不能给孩子乱补钙
若过量或重复给孩子补钙的话会降低其食欲,导致便秘或减食。优先选择食物补钙法,可以从奶制品、豆类或鱼肉中获取钙。
8、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后7天内不能喝酒
头孢类抗生素会和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停药后一周内不能喝含有酒精的任何饮料。
温馨提示
患有疾病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能滥用药。以免掩盖病情,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严格按照医生嘱咐使用合适剂量,不能擅自减药或加药,也不能突然停药或换药。
#家庭医生超能团#
如果粉丝朋友有更多健康问题,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家医君会尽快为您解答。
想了解更多用药安全的相关资讯,可以关注家庭医生在线,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健康内容!
宝宝安全用药原则
1、尽可能选择宝宝专用的剂型,不要把成人的药物分成小药片给宝宝吃,成人药物安全性高并不代表给宝宝口服药物安全性也高。
2、一定不能随意增加给药的剂量,很容易造成药物中毒或者增加副作用。
3、注意药物使用的年龄限制,不能随意扩大药物使用年龄。
4、注意给药的方式,口服的药物口服,针剂的药物就输液,雾化的药物就雾化,不能雾化药物就随意给雾化就可能增加副作用。
5、注意宝宝体重,虽然年龄一样,但是各自体重差异很大,所以给宝宝药物还注意体重。
6、家长也要看一下药物说明书,是否为婴幼儿禁忌使用。
7、使用药物还要关注宝宝使用后的反应,包括过敏,皮疹、胃肠道反应等等。
8、注意一些耳毒性肾毒性药物给宝宝使用,尤其在很多基层诊所医生,可能存在滥用药物现象,值得家长警惕。
9、中药药物也绝非安全,也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注意以上用药原则,宝宝就会更安全一些。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宝宝用药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宝宝生病是很难避免的,身为父母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给宝宝安全用药,不能大意。在药店买药很普遍,有很多非处方药都能在药店买到,不需要医生的处方。但是一定要明确的是,非处方药并不代表没有副作用,私自给宝宝乱服用同样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在药店购药时要了解不同药物、不同剂型的不同用途,以及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等。确认宝宝能够使用,再按照说明书用药。而鱼肝油、维生素等补剂类药物,一旦补充过量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应该尽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宝宝服药应该遵医嘱,或者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使用。绝对不能给宝宝吃成人药物,也不要给宝宝吃感冒药、镇咳药等药物。宝宝服药时如果哭闹,千万不能硬灌,否则很容易呛到,甚至有导致窒息的可能性。为了避免宝宝服药后呕吐,应该在喂奶前30分钟喂药,或等到喂奶后一小时再给宝宝喂药。给宝宝服用悬浮液药物时不要掺水,可以等他服药后再喝同样剂量的水。遇到宝宝在服药后出现呕吐的情况,如果呕吐发生在服药后30分钟内,并且呕吐的量很大时,应该给宝宝再补服一次药物。如果超过30分钟,就不用再补服了。家中药物都应该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建议方法存放,并定期整理药箱。过期药物要及时丢掉,不能再给宝宝吃。
关注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我看别人都讲遵循原则,其实我也讲过多次,什么能吃药不打针,能肌肉注射不输液之类的。但这些都是遵从,其他没规定的感觉妈妈们还是比较模糊。我就说两个我认为的目前很多家长都存在的宝宝用药的两个最最常见但影响最大的误区吧。
第一个误区就是目前大家对复方药特别钟情。认为复方药是综合治疗,治标又治本。实际上,根据我的了解和多年临床经验,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复方药是缺乏对宝宝的用药剂量标准的,而且并没有足够的循证依据支持。反倒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证据显示,4岁以下宝宝吃复方药的风险是大于收益的。
第一个误区则是很多麻麻为了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买很多类型的感冒药放在家里,什么抗病毒的,“风寒”、“风热”的,中药成分的、西药成分的一大堆,宝宝一旦有点感冒的症状就马上吃药,加上家人对于宝宝健康的过分关切,老人们心疼孙子孙女,就在一旁鼓劲儿,一种药不行马上换另一种,可怜一个宝宝每天要吃3-4种感冒药。此时大家忽视了一个重要至极的因素:剂量!这些感冒药物的有效成分的剂量!
很多药的有效成分差不多,但是单片、单剂药里有效成分的占比是不一样的,如果混着吃,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这些药的有效成分叠加导致用药过量,这对宝宝的肾脏和肝脏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大家在遵循各种原则的同时,要能避开这两个常见的服药误区,用药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经验丰富,点击右上角“关注”吧,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
首先要看看你家宝宝多大,什么病情?为什么要吃药?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要打针,不要病急乱投医。宝妈们应该知道是药三分毒,尽量让孩子自行康复或者是用食补的方法,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来达到抵抗病毒的效果。
孩子的饮食一定要均衡,鱼肉,鸡蛋,牛奶,水果,蔬菜,都要适量的添加。同时,要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户外活动。孩子身体健康,抵抗力才会加强。
孩子的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没有什么药是一定安全的,只是相对而言,儿童专用药性会比较安全,副作用比较小。比如儿童经常用到的感冒药,家长可以选择小快克。儿童发烧可以用布洛芬或者对乙洗氨基酚,这两种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发烧专用药。药效比较快,一般服用30分钟以后就可降温。
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每次生病所受到的病毒感染也不一样,尽量还是到医院化验检查以后再开药,不要给孩子乱用药。尤其是大人吃的药,一定不要给孩子服用,即使减少药量也不行,对孩子副作用非常大。希望能帮到你。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记得“关注”我吧,图片来自网络。
秋冬交替,天气反复无常,宝宝也特别容易生病。宝宝一病,麻麻们可以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娃瘦得人憔悴”。
宝宝生病,免不了要吃药,但很多麻麻在儿童用药这件事上真的很粗心。看见宝宝感冒,抓起药片都往宝宝嘴里塞,理由竟然是别人家小孩感冒都吃这种药,有些麻麻容易盲目听药店员工的忽悠,专门给宝宝吃一些进口不靠谱的贵药,有些麻麻不知道从何处打听过来的偏方,也要给宝宝灌下。麻麻,你有想过我的感受吗?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7000名儿童死于用药不当,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人群中,儿童比例高达三分之一。
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因用药不当,中国每年大约有30000名儿童陷入无声世界,而造成肝功能损伤和神经损伤的儿童更是不计其数。
麻麻必须要知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成人的4倍。药,可以用来救命,也可以夺命。
所以,你还敢给宝宝乱用药吗?
儿童用药的八大错误
用药太早
有些孩子刚刚流点清鼻涕或者咳嗽两声,有些紧张的麻麻就阵脚大乱,拉着孩子赶紧吃药,孩子本来没多大事反而吃药吃得迷迷糊糊。
如果孩子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但是不发烧,精神足、吃得好、睡得香、玩得起劲,家长不必急着吃药或者看医生,不妨观察两天。如果只是单纯的感冒,一般3-5天就能痊愈,如果3天之后孩子的病情没好还有加重的趋势,这时就需要就医处理。
滥用抗生素
先说明,抗生素不是【万能药】。
如果宝宝生病不是由细菌、支原体或者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是没有必要的。宝宝经常遇到的呼吸道感染多数也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吃下去非但没有用而且容易杀死宝宝肠道内的益生菌,从而影响到宝宝的消化功能。
另外,滥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耐抗生素的几率,可能以后宝宝真要用到抗生素反而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了。
给宝宝用成人药
宝宝生病的时候,有些麻麻会给宝宝吃下自己吃过有效的成人药,以为剂量少一半没关系。其实你以为没关系,真的有关系!
儿童的肝脏还没有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
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
儿童大脑的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有发育成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
所以,儿童生病了只能用儿童专用药,不能用成人药,记住了吗?
滥用维生素
讲真,维生素这个名词在很多家长眼里就是个宝呀,什么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全都来一点,宝宝吃得越多长得越好。现在很多商家把维生素保健品做成糖果模样,还有各种口味的,孩子就喜欢拿来当糖吃。
要知道,维生素吃多了,也会中毒的!比如孩子经常吃的鱼肝油,吃多了也会引起发烧、厌食、烦躁、肝功能受损等。维生素C吃太多也会诱发尿路结石和脆骨症。
中西药混着吃
有些家长有一种错觉,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不知道哪种药更有效,那就中西药一起来吧。
事实上,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的,儿童的肝脏和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容易给孩子的肝肾脏器造成损伤。
而且,多种药物短时间内相继服用,也有可能造成中毒。比如磺胺和维生素C同用,可加重肾脏中毒。
乱用果汁糖水送药
宝宝吃药是最让麻麻头疼的事情。有些麻麻就用果汁糖水送药,减轻药物的苦味。但是很多糖水果汁中含有钙、铁等元素,可与中药里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在胃液中凝固变性,从而使药的价值大打折扣。
中药纯天然,比西药安全得多
这个,真不是在黑中药。
西药都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所以西药在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写明,但是中药很多时候是我们传统医学文化的继承,并没有经过很严格的临床试验,所以很多中药上的不良反应写的是“尚不明确”,不明确不代表没有啊,知道不!
盲目迷信进口药
很多麻麻喜欢海淘药物,认为国外进口的药物疗效就一定比国内要好,其实海淘药物是有很大潜在风险的。
例如之前被曝光的紫草膏,经常被滥用!紫草膏在美国的适用症是提神醒脑,适用人群要在2岁以上,2岁以下的宝宝使用要经过医生咨询。但是还是有很多妈妈看不懂说明书,无法了解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量,导致错误用药。
关于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
孩子不吃药,可以灌药吗?
人体的咽喉有两条通道,一条是气道,一条是食道。之前师师在宝宝谈到宝宝呛奶的时候也提过,食道和气道中间有一个位置叫会厌,会厌失灵的话会造成呛水或者呛奶。
同样,孩子哭闹的时候捏住鼻子灌药,会厌来不及盖住气管的入口,可能使药液流入气管,严重者吸入肺内,甚至可导致吸入性肺炎!
所以,千万不能灌药。
孩子把喝下去的药水吐出来了,要重新喂吗?
如果是刚喂进去就吐出来,可以补喂一次,如果是喝药半小时之后才吐,就不必再补,如果只是吐出一点,也无需再补。
因为,孩子生病吃的药量是医生根据孩子月龄和体重开出的,不能随意加减。
【我是师师,带娃界的扛把子!我专治宝宝疑难杂症,陪伴百万仙女从小白到辣妈,只要关于你家宝宝的健康问题,来找我就对了,关注育儿大师公众号,欢迎来撩】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e.cn/question/1249